来论
近来,不少地方落实放春假。在湖北利川,当地教育局发布通知,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放春假2天。而在杭州,当地很早就探索放春假,近来多个区相继公布义务教育阶段春假计划,这段假期一般被安排在4月底,多为2到3天,再加上5天的“五一”假期,学生可同样享受8天连休。
“放春假”的新闻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广泛关注,很多人对此很有共鸣,认为无论是从现实需要还是回归传统,放春假都很有必要。且不说古代就有师生结伴出游、亲近自然的诸多记载,往近了说,春假其实是民国初建就确定的一项放假制度,当时教育主管部门规定将1学年分为3学期,在寒假、暑假之外,另在春季安排一个假期,据说时间为一周。时间虽然不长,但这个时间师生一起外出旅游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安排,现在我们还可以看到很多相关记载,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去到不同的地方,根据专业、兴趣组织调查一类的活动,这样的安排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都是很有意义的事。
在笔者的读书记忆中,读中小学的时候并没有放春假的概念,倒是有春游一说。老师带着学生去踏青,地点多选择在学校周边,尤其是在毕业季,春游是一种较为普遍的操作。师生一起出游,游山玩水,在合适的地方隆重地拍一张班级合影,也算是毕业前一次难得的聚会。不过,即便是这种春游,印象中也极为罕见,班级会不会安排,往往取决于老师,春游活动从来不是一种固定安排。
如今很多地方落实放春假,高校放春假渐成潮流,而在义务教育阶段,不少地方也在跟进,而且得到不少认同。毕竟,目前主流舆论普遍认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承受了太大的学习压力,需要从略显压抑的学习环境中解放出来。所以,在义务教育阶段放春假,倒不是简单地回归某种传统,更在于传达出一个信号,可以将其视为推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减负而做的一种特定安排。按照这种逻辑的话,家校之间容易产生共识,推动起来就不会有太大的困难。
不过,即便大家认同放春假,具体如何操作恐怕都不乏疑虑,毕竟这个假并非单纯休息,还要组织外出,这就难免存在安全隐患。如何组织活动,怎么防范风险,这是大家很关心的一个问题。市场上有很多针对中小学的旅游项目,这种项目好的一点是较为规范,安全风险较低;弊端在于内容往往过于单一,与旅游市场那些廉价的一日游活动相差无几。对于组织方来说,把活动组织工作单纯交给机构未必合适。
四五月份天气舒适,万物复苏,景色怡人,正是出游的好时节。如今做不到行万里路,可哪怕是简单的爬山,也要认真做一些功课,这样活动才变得有价值。